top of page

吃水煎藥(中藥飲片)與科學中藥療效的差別?

中藥現抓飲片藥材與科學中藥之療效之差異?
 

文/中西醫師 楊正昌

 

    『楊醫師,請問什麼是飲片藥材?』、『朋友說用抓的藥材比較有效?濃度比較濃,是不是真的?』楊醫師每天看病,幾乎病人都會問到相同的問題。在這裡就特別發一篇文章,讓大家瞭解水藥是什麼。

 

    中醫在藥材的分類上,分為中藥原生藥材、水藥飲片、中成藥三種:
 

  • 中藥材是生藥材,農夫採收的中草藥只有經過簡單的乾燥去雜質加工處理,則是視為生藥材。此時的狀態無法拿來服用,非常危險。

  • 生藥材經過中醫辯證論治、炮製處理、甚或烤、鹽、蜜制、蒸、曬、甘草去除毒性、減去其副作用後,給予適合的病患使用的中藥炮制後的藥材,則稱為水藥飲片。水藥飲片遵循古法,其性味歸經也是依此中藥飲片為基礎訂立。現在中醫師為了講求療效,則會建議患者服用中藥飲片。

  • 中成藥則包括膏散丸湯劑以及科學中藥(中藥濃縮顆粒製劑的簡稱)。現在健保所開立的科學中藥,是利用科學的技術將水藥濃煎出來,生藥與濃縮後的;浸膏』藥液比例為五倍左用,再利用澱粉或是麥芽糖以33%比例賦型,將其吸附烘乾成為科學中藥販售。科學中藥的優缺點皆有。優點包括服用方便,保存方便,因此也廣泛的應用在慢性調理疾病上面。但缺點則在於藥材的品質較差(多半是藥尾、藥碎、廉價中藥濃縮成科中販售,反正看不到原始長相,因此品質也沒有特別要求)、存放時間久導致藥效氧化大打折扣、沒有遵循古方炮制等缺點。因此理論上雖然是濃煎賦型,但事實上療效卻差。

 

那麼中藥飲片與科學中藥療效差異:
 

  事實上,老經驗的醫師對於濃度的差異看法不一,約是3~5倍的差別。我的經驗是水藥飲片的速效度約是科學中藥的五倍。如果一樣藥科學中藥需要服用五天,則水藥飲片約1天即可達到效信。這其中五倍的差距,原因包括傳統水藥仍是中醫古方建議劑型,再者科學中藥的濃度回收、精油揮發處理耗損、藥材選用不道地、選用藥材部位不正確、非野生藥材、而且其中差價為科中藥廠獲利來源、現在健保給付藥費一天30元,醫院為了求生存要求公開競標藥廠給予最低折扣到五折以下,藥廠為了求生存只能使用廉價劣質中藥充數,導致品質日趨下降。
 

  使用水煎中藥的好處許多,因為患者體質的差異,單方的藥材可以加倍濃煎,自由度較高,譬如附子在陽虛的患者就要加重2~3倍、黃耆在血虛患者則會重用到一兩,這些如果用科學中藥,可能一次就要倒一大罐入口,實在無法吞服。再者中藥精油揮發可以再水煎藥材中得到最好的保存,因此辛散類之中藥也會療效卓越。此外急性感冒發燒、痛經、癌症、筋骨疼痛、氣血調養、坐月子、術後恢復,也是需要用水煎藥的濃度迅速達到療效。
 

  目前最廣泛接受的適應症包括:轉骨方、女性四物湯、豐胸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、生化湯、溫經湯、助孕湯、坐月子湯、養精補腎湯方等,是為最常用的湯劑症型。可以看到的是這些藥材多半具有補氣血、補腎、活血養血的效果。也因為中醫的優勢在於“進補”,對於講究補養的台灣人來說,則是道地深入生活習慣。

bottom of page